新闻中心
中融讲堂回顾 | 朱晓江: “火宅”:1940年代周作人的生活与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17        浏览次数:10

20233281500,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朱晓江在闵行校区人文楼4255室进行了一场题为“‘火宅1940年代周作人的生活与思想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百场校级讲座第九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23年中融讲堂第四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主持,中文系诸多师生参与聆听本次讲座。

朱晓江老师致力于周作人研究,成果显著。于周作人研究而言,若要深化对周作人的理解,必须要面对兄弟失和附逆的难题,周作人因附逆而成为文学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朱晓江老师在此次讲座中借助翔实的史料,细致深入地对周作人在抗战爆发后的生活史思想史展开分析,试图探究周作人出任伪职之动机。

讲座伊始,朱晓江老师梳理了周作人在事变前夕的生活与写作。周作人将华北问题视为是当时中国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体现在其诗歌中多次使用的汉腊一词,汉腊原意为汉朝祭祀名,后意指改朝换代,特别是指汉民族被外族侵占,朱老师敏锐地把握住汉腊一词,并联系其与周建人失和一事,认为此时周作人的情感态度是苦闷的。同时,朱老师也察觉到周作人在文章中批判日本的态度,呈现出周作人在民族大义和个体生命二者关系的时代性思考。

随后,朱老师讨论了周作人苦住的问题,这也是与近日沈卫威老师的文章进行对话。苦住带有佛教的意味,出自其《桑下谈序》一文。在华北失守后,众多文学者呼吁周作人南下,但周作人仍旧留在北平,一方面是由于家累甚重,另一方面则是必败论的判断,尽管周作人在内心深处对日本侵华行为是持抗拒态度,但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他只能继续苦住。朱老师分析了周作人的收入来源:北大留平教授津贴、孔德学校校董薪酬、文化编译会稿费等等,其中争议最大的当数出任伪教育总署督办、负责伪教材编审所获取的酬劳。由此,朱老师认为需要思考周作人在战时的“生生”与“民族大义” 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的要求与苦住、仕敌之间的关系。

1939年周作人遇刺,关于行刺者是谁的说法,众说纷纭,而周作人则一直坚定认为刺杀者是日本军方。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周作人决定接受伪职。朱老师认为,周作人的事功意识促使其做出这一决定,周作人自1933年起便认为道义必须见诸事功才有价值。朱老师指出,问题核心在于:在战争时期,如何去评判周作人重事功而轻气节的思想,周作人的事功是否只是一种想象性的意识?由此只有回到周作人的心理和实践,我们才能够更加逼近这一问题。朱老师通过列举周作人一系列事功的活动:提高教职员薪酬、落实各类教育工作、推动厘订英美系学校善后方法、保护图书器材、整顿图书馆资源、营救燕大师生、保持写作等等,借以说明周作人在接受伪职之后仍旧做了诸多有益的举措,这体现了周作人的中国认同。

最后,朱晓江老师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作人思想的变化。从华北事变大东亚战争,日本试图一步步掌控东亚,而大东亚概念的对立面是英美,由此观之,日本人试图强调的是虚幻的东亚、亚洲解放的意义,而周作人则将东亚一体性与儒家思想和孙中山的大亚细亚主义相勾连,这种回到传统的解释也与日本的现代论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周作人对于日本的态度是一以贯之地批判。

综上,朱晓江老师钩沉史料,试图解答周作人的附逆之谜,从留北平到接受伪职,从学术实践到政治工作,周作人的决定与其现实生活状况、事功意识以及如何理解日本诸因素息息相关。重新讨论附逆事件,并不是为其辩护,而是从更加具体的角度理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周作人。罗岗老师认为讲座给大家提供了两个启示:一是如何理解道义的事功化,这也涉及研究者们如何评判历史和人物,反思和突破后悔史学的局限。二是如何理解大东亚战争,并在战争和40年代的语境下思考周作人回到中国传统、找寻中国认同的努力。最后,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稿|陈彩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