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华东师大中文系2021级开学典礼|博士新生代表董韫玮发言
发布时间:2021-09-07        浏览次数:288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董韫玮,十分荣幸能够作为2021级博士新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

收到需要发言的消息时,我正因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慷慨激昂的演说而热血澎湃,随后,血压骤降,一是为荧幕内外演讲技巧的强烈反差感到失落,二是略感惶恐不知该从何说起。两个月前的毕业典礼上,我还坐在台下望着接受拨穗的博士毕业生,想象着四年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迎接毕业的到来,又会以何种方式记录下二十余载的求学岁月。厚厚的学位论文固然是我们将寒窗苦读“变现”的成果,而附录里的“后记”却是我们远航归来,以中文人的浪漫与绚烂回眸那些激荡时光的港湾。四年后的我们,会在致谢里写下些什么?

或许会抒发作为华师中文人的庆幸与骄傲。选择中文系,你不难成为一个“有情人”,而选择华师大中文系,你离“情圣”就又近了一步。系楼里是“明月别枝惊鹊”,系楼外是“雪猫戏扑风花影”,此情此景何不动情?课堂上,我们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文学关切“人”本身,将艰深晦涩的理论成为指导人生的至简之道。课堂外,我们与导师亦师亦友,“文学是人学”的思考一直滋养着我们的品性,此间风度何不温情?治学之路是为学之路,也是为人之路,我们要做社会的观察者,更要做性灵的智者。

或许会对一路披荆斩棘的自己道一句“辛苦了”。化用曹雪芹的一句话:“都云读博苦,谁解其中味?”想来四年后,我们能大声地回应:“我!”读博的过程其实是与不完美的自己相遇、抗衡、而后和解的过程: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我们需要克服怠惰,励志笃行;面对难以穷尽的未知领域,我们需要战胜恐惧,摸索前行;面对乱花迷眼的纷繁世界,我们需要拥抱孤独,全力以赴……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大抵读博之路也是一段人生的修炼之路罢。

或许会感慨这段岁月对个人的重新定位。身边的人得知我读博后的反应无外乎以下两种:「哇!」「啊?」。前者感叹于“博士”头衔散发的光环,后者则疑惑于“文学博士”的价值何在。我也一次次问过自己:“文学博士”意味着什么?又能给社会带去什么?1915年,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里言乎:只有“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才能救社会。我们生活在一座文字构筑的高塔里,而文学恰似一把火焰点亮了我们的栖身之地,在这高墙之外,火光所到之处,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我们好像婴儿睁开了眼睛,一点点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入学的2021年,记录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见证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聚焦于全球抗疫的最新动态……我们该如何保持对这个社会的敏感度和亲和力?如何超乎时间和空间,将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渗进这薄如蝉翼的纸张中?

最后,希望四年后的我们都还能摸着自己的头发感慨道:“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谢谢大家!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