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将上海带入课堂,让课堂走进上海:中文系课程思政专题推送之一
发布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1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响应时代主题,中文系开设一系列以“走进上海”为主题的特色专业课程,包括方笑一老师的《饮食与上海城市文化》、刘晓丽老师的《上海非遗文化与传承调查》、张春田老师的《上海革命与都市文学地景重探》、孙锐欣老师的《上海语言文化调查与数据库制作》、褚潇白老师的《海派之源:东西文化交融中的读书记忆》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及由汤拥华老师开设的预科班基础课程《学术写作基础》等。

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回顾《学术写作基础》和《海派之源:东西文化交融中的读书记忆》两门课程,致力于厚植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上海及海派文化,促进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扬,将上海带入课堂,让课堂走进上海。

汤拥华《学术写作基础》

《学术写作基础》是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基础课程,如何使学生以学术化的语言表达观点,以理论性的思维思考现象,并就感兴趣的论题展开探索研究,是课程的首要关切。课程设置充分适应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征,教学内容涵盖书籍检索、论文阅读、实地考察和分享汇报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课程主题、明确小组话题、凝练个人论题,每阶段均有视频或文稿成果,以至逐步形成最终的书面论文。

小组讨论与老师指导相结合

本课程在设计主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性,趣味与学理并存,实现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第一期课程以“风景”为主题,课程中关注到环境保护和风景开发等问题;第二期以“传统”为主题,引领同学们细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思考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关系。本学期以“上海海派文化”为主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海派文化的特性,鼓励学生外出调研、访谈,亲身体会当代上海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关注上海和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观念上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更强的家国意识。

帕孜来提小组的课程汇报:

《走进上海——海派文化采访报告》

本学期课程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外出考察。苏比伊努尔小组曾到访《繁花》一书中的经典地标,要注重思考宏大叙事与个体的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彭绍轩同学说:“每个文化是由该文化的芸芸众生组成的,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要了解文化中活生生的个体。”帕孜来提小组自行拍摄并剪辑视频,从看见上海和听见上海两方面分享他们对上海及海派文化的认识。帕孜来提对洋泾浜英语和马勒别墅很感兴趣,前者让她意识到上海中西交融的特色和语言的生命力,后者则让她想象到一种鲜活的生活方式。以上海本地人士为采访对象,通过访谈来获取对海派文化更深的认识,谢克莱小组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收集到了多方面的看法。他们谈到,来到上海后,发现这里并非想象中的快节奏,而是为上海人的勇敢与创新,海派文化的时尚与包容所打动。沿此思路,同学们又陆续发表了各自对“海纳百川”、“时尚与前卫”以及“勤劳和奋斗”等上海精神的看法。

本课程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使专业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跨学科的研究特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同学们逐渐深化了对海派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文化的熏陶中锤炼了学术写作的思维与能力,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褚潇白《海派之源:东西文化交融中的都市记忆》

《海派之源:东西文化交融中的都市记忆》是由褚潇白教授开设的本科生专业实践课程。该课程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与上海归属感,坚定话语自信,促进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学术基础。

在第一期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与海派文化相关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教师通过讲授徐家汇源的形成与流变,指出“海派文化”是在江南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城市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孕育于江南文化,形成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在第二期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走访“徐家汇源”的公共文化场馆与地景建筑——包括徐汇中学、徐家汇天主堂、徐汇家书院、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与百代小楼。结合文献阅读、文化场馆与地景建筑的走访,学生沉浸式地学习了明末至民国时期在这一源头上发生的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事件。经过这一次实地走访,同学们对海派文化和海派精神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

在最后一期课程中,同学们以个人为单位,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人物,基于史实和少量的虚构发表感想、展开评论,并进行课堂汇报。同学们的精彩汇报为走进海派文化、探寻海派之源提供了新颖的角度和独特的路径,如以艾而梅神父为切口剖析土山湾画馆中“传教-工业-艺术”的三重博弈;从徐咏青的月份牌中挖掘其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双重作用;以李提摩太为例辐射外来传教士和中国印刷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而褚潇白老师也对每一位同学的汇报做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同学们将对海派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学理化,进而激发学生对海派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该课程结合课堂教学、实地参观以及课堂汇报的多维方式,让学生深刻体悟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海派文化和城市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海派文化的源头和特点。进而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徐家汇藏书楼、百代小楼等文化遗址,让学生在拓宽视野、切身感受海派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后以课堂展示和形成报告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品格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有意识地将兴趣激发、自主探索与学术调查相结合,让学生在感悟和传承文化的同时提升学术科研的素养。

此外,留学生《中国城市文学与文化专题》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聚焦上海文化,组织学生前往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进行实践考察,了解上海文化起源与发展,特别是近代上海城市的兴起,从街道到临街店铺,从照相馆到剧院,充分展现了独特的上海文化。通过这次课外实践,学生对上海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中文系在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上守正创新,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根本关切,将专业课程与课外实践充分结合,并把思政教育纳入独具专业特色的培养过程中,在探索更丰富、更高效的课程建设道路上行而不辍,精益求精。



撰文| 娄楚楚 胡棵涵 薛代君 古舜禹

摄影| 娄楚楚 胡棵涵 薛代君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