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左东岭教授主讲: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8-12-11        浏览次数:85

 

20181124日,人文楼4330会议室座无虚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左东岭老师受邀到我系作了题为“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彭国忠教授主持,吸引了多位博士后和研究生、本科生踊跃参加。

 

 

 

左东岭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专家,本次讲座共分六大部分,讲座伊始,左教授首先阐释了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原创性、系统性、有效性,继而适时地抛出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两个理论范畴:历史还原、从纯文学到杂文学。对这两个范畴的探索,凝结了其师罗宗强先生的多年治学经验:完全排除主观成分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努力接近历史;研究中国文学思想应该从纯文学到杂文学,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研究对象。

在谈及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时,左东岭教授诙谐地说道:“有人认为,中国的学术没有活力,我看那是因为没有学派分立,没有学术争鸣。”中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到目前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获得了学者的认同和接力,这多得益于罗宗强先生开创了“南开学派”,这一学派在不断探索文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方法时,也出版了不少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从而使得该学科正在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左老师进一步认为,现如今的文学思想研究早已超越了“南开学派”,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正越发强劲地彰显其学术魅力。

在对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思索和未来展望中,左老师认为,从该学术体系的创立过程来看,要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理论方法和话语体系建设,要有中国特色,立足中国传统,同时要具备开放性,打破中西文化的对立;我们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的是真正具有创造力和贡献力的学者,需要的是真正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学者。中国文学思想研究的未来存在于文学流派、地域文学、易代之际、分体文学、个案文学、民族文学等文学思想的研究中,也存在于中国文学思想史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中。

 

 

 

彭国忠教授在点评中认为,左老师的讲座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打开了我们的学术视野。特别是在讲解中国文学思想史中的两个理论范畴时,所举事例及所支撑的材料令人很受启发。左老师讲座中所碰撞出的绚丽的思想火花,将会让我们在今后很长的学习生活中受益良多。这场讲座是一次奇异精彩的文学旅程。

在互动环节,听众们结合自己的疑惑和感悟积极地向左老师请教,左老师热情地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并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学术之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