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宋炳辉教授: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语境与多学科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16        浏览次数:68

 

51014时,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宋炳辉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文史哲楼4330会议室作了关于“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语境和多学科意义”的“百场”学术讲座。

宋炳辉教授从学术史角度考察了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进而观察译介学与时代文化、学术语境的关系。他认为这是理解译介学理论核心内涵、阐释潜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译介学理论能在20世纪末汉语学术界生成,并形成广泛的影响,其原因如下:一是中外学术理论交融并激发碰撞;二是近代以来汉语文化系统大量翻译实践的意义被学术界重新发掘;三是多学科理论不断更新、视野不断拓展。由此,可以从两种意义上观察译介学理论的发生:一是个人(谢天振)理论创新意义上的译介学;二是作为当代学术思潮演变意义上的译介学。这两个角度能进一步挖掘译介学在汉语系统中的多学科意义。

随后,宋教授进一步说明了学术思潮演变意义上的译介学:一是从外来思潮角度上说,比较文学研究和翻译学研究的变革、相互启发,影响了中国译介学的发生。在西方20世纪之前的传统比较文学中,文学翻译是文化传播的工具,与传统翻译理论一致,是不同语言等值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翻译理论实践发生转向,即翻译是动态体系,是一种描述性研究,而非规范性研究。二是译介学和中国本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的汉语翻译有其特殊性——数量多、影响大、持续时间长,并且深深地和译者主体联系在一起。在文学史上,大量翻译作品的出现,众多文学思想家的翻译实践,以及本土创作和外来文学思潮的关联性,都推动了中国译介学的发生。

讲座结束后,上海师范大学的刘耘华教授归纳了宋教授的演讲,表示如果从发生学层面出发,译者的主体性、译者风格、创作关系都能为翻译研究开拓新的方向,对其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走向具有启发意义。范劲教授补充,译介应由主体到主体的关系转为立体的关系,因为作品传播的最终走向不是由作者、翻译者或出版商单独决定的,而是在全系统所有要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正因如此,文学活动是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在座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获益良多,对于译介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