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卢曼与后现代思想》校庆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22

 

119下午两点,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在文史哲楼4330举办了题为《卢曼与后现代思想》的校庆报告讲座,中文系杜心源教授担任评点人。

范劲教授首先以波德里亚为例,勾勒了后现代的反主体性态度以及卢曼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卢曼认为,后现代的虚无主义表明了个体性在现代性的语义学中的失败,现代的社会系统为个体性提供的象征是主体性,然而主体性无法像传统社会中的上帝那样统一分裂在不同功能系统的个体身份,为了解决个体分裂的难题,个体求助于一种消极的方案,即放弃唯心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而成为卢曼所说的模仿的人homme copie)。那么可否从相反一端开始呢?从主体的被动、决定的偶然、悖论的不可解决、意义的人为性出发呢?范劲教授认为,卢曼正是以悖论为建构系统的出发点,盲点的优先为认识世界的第一原则,由这一思路出发,试图重新包容后现代的激进理论,重构能包容不确定性的自由游戏的新整体性,这也构成了卢曼的独特意义。接下来,范劲教授梳理了卢曼和胡塞尔的视域观念以及和尼采的双重肯定构想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卢曼的系统概念的深层含义以及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渊源。最后,范劲教授以卢曼的爱情观为例,展示了这样一种系统理论在具体伦理关系上的应用,阐明了为什么在卢曼看来,爱情不过是由象征而一般化的交流媒介,换言之,爱情并非天生,而同样是社会系统分化的产物。爱情作为媒介,正是要让因为双重偶然性变得困难重重、几乎不可思议的亲密关系变得可能,它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大成就。

杜心源教授在点评中提出几点疑问,首先卢曼的系统观念是否过于阴郁,排除了理想的可能;其次,既容许后现代的差异原则,又坚持系统整体性是否可能;最后,卢曼的思想是否仍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独断论。对此,范劲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坦承他并不否认卢曼系统论的浓厚独断论色彩,但仍然认为,这种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社会形态颇有帮助。另外,汤拥华教授从罗蒂的实用主义视角,谈了他对于卢曼思想的感想。文贵良教授也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