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古先人的听觉崇拜——王小盾教授讲座纪实
发布时间:2017-05-12        浏览次数:145

510日上午,王小盾教授应我校中文系邀请,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做了一场题为“上古中国人的用耳之道”的报告,中文系教授李舜华主持了会议。 

报告伊始,王小盾教授首先从新闻“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入手,讲述了节气文化属于古人对地象的观测而非天象,节气制度的成立即取决于上古设置的瞽蒙制度。传说中颛顼绝天地通,实际上便是区分天文与地历的标志性事件。王小盾教授进而点出了本场报告的主题:在书写产生之前,人们主要用听、说来交流和传播知识。通过长期实践,上古中国人建立了对耳和听觉能力的认识与崇拜,也建立了与视觉相对的听觉知识系统,也就是由气象学、历律学、诗学、度量衡学、阴阳学说和各种夜晚知识组成的系统。古代专事用耳的瞽矇,便是这个知识系统的建立者和传承人。

这个系统以“风”“气”为核心概念,在以耳听风、以音律察气、以声音通神、吹律管听军声、发人声听军声、吹律命名、候气等仪式活动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三才”“阴阳”“丝竹不如肉”“声气相应”“听之以气”“同律度量衡”“乐从和”等理论。这些知识和理论,不同于古代史官所传承的以视觉为中心的知识和理论。由于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又使得我国音乐形成了迥异于西方音乐的特点,即重音高,轻旋律,轻节奏。

之后,王小盾老师总结了耳听在古人学术体系中的地位。从音乐学角度看,讨论古人用耳之道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确认中国音乐的史前史:“音乐”起源于以耳听风,也就是用音乐方式来侦知季节的变换。它有过“风”“律”“音”“乐”等四种历史形态,经历了“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的历史过程。第二,重新认识乐、律等事物的起点和初始本质,明白中国音乐的特殊性格。比如,为什么中国主流音乐一直保持了轻节奏、轻旋律而重音高的传统,强调“平和”“雅正”的传统,“律”“历”合志的传统,神秘主义传统。第三,了解古代“听道”哲学的内涵。其中包括《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学说、《庄子》“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的学说、《文子》“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的“听道”学说。

在补充讲解阶段,王小盾教授对前述问题依次进行了材料展示,如原始部落对耳的崇拜、象形文字中“圣”字与耳的密切关系、古人听律造型俑等。生动形象地印证了前文结论。

报告结束时,李舜华教授做了总结。李老师认为,王教授所提到的音乐与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研究路径。在明中后期,复古思潮打破了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近现代音乐学的独立也自此开始,可见音乐学的研究不应脱离历史、文化、哲学背景去孤立考察。总结过后,李舜华教授就颛顼绝天地通及宋代以后诗乐相合问题请王教授做出了补充性阐释。最后,王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从独特的视角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王小盾,笔名王昆吾,江西省南昌市人。温州大学教授。曾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兼职),从1993年起,先后担任这几所学校的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早期文化研究、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文献研究。代表作有:《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等。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