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舜华教授厘清《汤显祖与刘凤乐律之争暨隆万间的复杂变局》
发布时间:2016-12-05        浏览次数:53

20161027日下午,华东师大中文系李舜华教授在中文系4330室开展校庆学术讲座,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汤显祖与刘凤乐律之争暨隆万间的复杂变局》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院谭帆教授主持,中文系査正贤等教师和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座伊始李舜华教授谈到晚明曲坛,认为在著名的沈(璟)汤(显祖)之争前,尚有一次刘汤之争。约在万历十四年至十五年间,太仓文坛耆宿刘凤与初入仕途、时任南京太常博士的汤显祖书信往来凡五封,就当时如何复古乐、复古文学颇有议论。李教授指出二人往来论乐甚详,明人虽极少论及,却是我们追溯嘉靖以来,以江南为中心,文坛种种变动的一个重要切口。

继而,李舜华教授提出欲发明刘汤之争暨隆万以来的文学嬗变,不得不回到隆万间的政治局势及其影响下士林思潮的变动。李教授认为刘凤于嘉靖四十二年辞归不过是嘉靖朝士子最终离心的一个缩影而已,然而既使退居在野,也始终以礼乐自任,积极寄望于革变制度;而汤显祖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士子,却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当时与张居正相抗的士林风潮中,又在张氏败后清醒地预见了后来的门户之祸,因此,从一开始便保持了与朝政疏离的态度,但以读书悟道,这方有了后来的临川四梦,即所谓以词曲自放。

李舜华教授指出这场论辨的关键因素有三:时间、地点、职署。首先这一场书信往来发生在万历十四年至万历十五年间,正是万历十年张居正身败后,朝政乱象纷呈的时期。其次,刘汤往来论乐,发生在汤显祖任职南京时期。再次,刘凤慨然向汤显祖请乐,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汤显祖当时所任为南京太常博士,而刘凤曾为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这一场论乐,始终由刘凤一方引起,汤氏回应而已。其大旨有二:一是南北问题。在复古乐上,刘凤一反北方诸子,韩邦奇、李梦阳等复古(乐)思潮中的北音传统,而站在吴中的立场上,将南曲之渊源,追溯于词,于六朝,主张以南音为主,来会通南北,考求中声。二是器数问题。韩邦奇考音首先在于器数,这也是历来乐律学家考定音律的必然路径,而刘凤却质疑了器数的意义,主张以神解,即以圣人之心来体悟天地音声。至于汤显祖,他在第一封回信中还主张北音,待到刘凤再次质疑时,方自承疏漏,道是南曲中也有古音,都源出自然,且南北异风,不妨各取其适种种;同时,在接受刘凤的“岁差说”后,更直接搁置了器数,主张只需遵守“声依永”这一简单法门,便可以涵养中声,这一主张正是王阳明“元声只在心上求”的直接演绎。随后,李教授稍予以总述:不同的性命取向,滋生出不同的文学取向,刘凤志在乐学,而汤显祖最终却是以曲家著称,二者尽管在乐学主张上,尽管具体的观点颇有相通之处,最终却在精神志趣上分道扬镳。刘汤之争,最终成为隆万之际文人士大夫重新体认性命之道的重要变象之一。

讲座的最后,主持人谭帆教授对李舜华教授讲座给予高度评价。谭教授认为此次讲座很好的演示了如何将文学史上的小问题做细做深,十分扩展学术眼界,对同学们将来的研究学习大有裨益。在随后的互动环节,李教授对师生提问皆作了详细地解答,本次讲座最后在真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刘薇,审稿人李舜华)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