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刘勇教授谈“对话经典——文学与人生的双重融合”
发布时间:2019-11-06        浏览次数:114

 

      2019年11月1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勇教授,在闵行校区文史哲楼4430学术会议室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详实而不失幽默,深刻而不失风趣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凤媛副教授主持,来自不同院系、专业的众多硕、博士及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以“对话经典——文学与人生的双重融合”为主题,从当下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出发,审视现时“经典阅读”这一命题所面临的各类冲击与挑战。在读解众多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结合自身对周遭生命的切实体验与思考,生动而清晰地讲述了当下文学经典阅读的必要性,为同学们思考如何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由书及人的双向融合提供了新的向度与路径。
     讲座伊始,刘勇教授从自己在北京师范大学从教40年的切身体会谈起,提出了“怎么读书,看什么书”的问题。 刘勇教授认为二者都是高度个人化的事情,它们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不是群体性问题,而是个性化问题。 

      而后,刘勇教授陈列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20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及其他各类场合中所提及的书目,范围涉及古今中外各类经典文学作品,他认为这是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智慧之所在,由国家领导人到每一个个体,刘勇教授引用了黑格尔的话来加以总结,“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几百部经典著作,便不可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同学们对阅读与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在对读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简要论述后,对当下中国社会上隔三差五出现的“读书无用论” 进行了深度审视。刘勇教授以身边的各类高学历学生的求学、应聘、工作及婚姻正、反两面经历为例,强调文学的“无用之用”,当文学阅读转化为无尽的的个人智慧时,其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刘勇教授认为读书乃是当今社会教育的本质。
      刘勇教授重点阐述了本次讲座所涉及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什么是阅读,第二,什么是经典;第三,什么是对话。
      首先,刘勇教授从当下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手机阅读说起,对“什么是阅读”问题进行了再思考。足迹遍布各国的刘勇教授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对手机的痴迷程度表示深深的惋惜,电梯、食堂、街道·······对于随处可见的低头族而言,手机阅读似乎成为一种风尚。刘勇教授认为手机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不仅仅是阅读形式的不同,而首先是内容的不同。
      那些在点击率、经济效益推动下出现的充斥各类错字、错图、错史、错事的网络文章,一次次消解着阅读本身的崇高性。而以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例,书稿出版前的反复校对,维持在1/80000到1/40000之间的错字率,则是对文学阅读的“尊严”的一种捍卫。同时,手机阅读同样使得读者陷于无力甄别与思考的困局。众多碎片化、繁杂浅俗、高度魅惑、甚至有害的信息一次次挑战着受众的思考完整性、系统性与持续性,阅读的高度的深度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刘勇老师同时以社会上部分人因沉迷手机而引发各类生命事故为例,如大巴司机行驶过程中因手机而使全车人丧命,海航老总因拍摄而殒命及其他各类层出不穷的“手机事件”,以它们造成的重大社会危害警醒同学们坚定信念,放下手机,潜心阅读,做一个有智慧的“读书”人。

     在审视了现今流行的手机阅读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双向缺失后,刘教授对“什么是经典”的话题进行了生动诠释。刘勇教授首先从文学创作的自觉谈起,对中外经典作家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拨与解读。从中国的鲁迅、苏童、余华、莫言、王安忆、毕飞宇,到日本的村上春树,俄国的肖洛霍夫;从《红楼梦》到《悲惨世界》和《老人与海》;刘勇教授或对作家本人的创作精神与理念进行分析,或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进一步对当下文坛创作生态作出深刻反思。刘勇老师指出,永恒的、时代的、永恒与时代相结合的三种经典类型中,人的本质无疑是其无法回避的主题。如刘勇教授谈到王安忆在《考工记》的创作中所显示的文人自觉,村上春树面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超脱与淡然;莫言对余华作品的尊崇所蕴含的文人胸怀等,无疑与其创作之“经典”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在对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进行细读的过程中,刘勇教授再一次提及战争与人的本质问题,从普通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探微中,把握其作品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对日本文学的整体关照中,刘勇教授认为其主要在于“表现一种说不清的美”和“表现一种不能爱的爱”,结合对日本泥染工艺的思考,对日本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纠结”、“非常态”进行了精彩的剖析。

 

 
      其后,刘勇教授从三个层面对“文学中的对话”进行了阐释:作者跟自己的对话、作家与读者的对话、读者与自己的对话。从张爱玲创作的自我关照,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朱自清《背影》的阅读感受,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与莫言的对话切入,深入浅出地提示读者在当下与经典对话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如刘勇教授从张爱玲本人的人生经历及性格入手解读《传奇》,认为《传奇》是作者本人的人生传奇,是作者与自我反复对话过程中高度个人化的写作产物。同时,刘勇教授指出,朱自清创作《背影》的时间背景,朱自清对父亲感情的复杂性,是需要读者人生阅历的支撑的。在读者尝试与作者进行再对话的推动下,原本未被发现的文本意涵方得以重现光芒,文学经典的价值也因此得以彰显。在阐析了作者与自己,作者与读者两组对话关系后,刘勇教授以杨振宁与莫言在北京大学的对话为引子,将重心转移到了读者与自己的内向对话上。刘勇教授强调从小阅读经典、背诵经典的必要性,当经典作为内在资源存储于主体内部时,主体与自身在各年龄阶段的对话才有了基础保障,这是主体生命体悟与升华的关键所在。
      讲座的最后,凤媛老师做总结发言,刘勇教授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分别就“列书单的合理性”、“如何面对数量庞大的经典作品”,“经典如何界定”等问题向刘勇老师请教。刘勇老师呼应讲座内容,结合自身学术及生活经历,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彭娴
摄影:彭娴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