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学与情感研究:视野、方法与可能”工作坊召开
发布时间:2019-10-14        浏览次数:672

 

10月13日上午八点三十分,“文学与情感研究”研讨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4108室正式开始,参与此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青年学者及研究生。本次工作坊由张春田老师召集,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开幕词。文贵良教授简要介绍了华师大中文系的历史传统与当前发展状况,学科特色鲜明与人才梯队完备成为促进中文系未来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质素。他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第一场研讨由北京大学副教授李国华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刘潇雨老师的报告《作为共情机制的“青年文学”——“公开状事件”与1920年代新文学作者—读者关系》以郁达夫回复青年沈从文求助的“公开状”为切入点,考察“文学青年”如何作为一种“共情机制”参与到1920年代新文学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建构中,郁达夫通过私人经验公开化创造出以“穷愁”为共情资本的公共交流空间,私人经验从而得以进入公共政治领域。

浙江大学张广海老师报告题目为《从“同情文学”到“阶级意识”的文学——1920年代革命文学情感模式的生成与嬗变》。张老师在第一部分依托数据库资源检索,细致入微地梳理了“同情”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流变,在历史语义学视域下分析“同情”的传统含义与近代新兴含义的分歧与耦合。第二部分分析革命、同情和文学三位一体的奇妙联动。第三部分考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阶级意识”对“同情”的取代。资料丰赡,考证严谨详实。

青岛大学董卉川老师的《感性情绪与理性情绪的杂糅——中国现代诗剧情感表现形式论》通过考察中国现代诗剧创作,分析殊途的情绪与情感如何在中国现代诗剧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现代诗剧的艺术品格。自由讨论环节李国华老师针对刘潇雨老师文章结尾处出现的“文化青年”一词提出疑问,针对董卉川老师的论文引入闻一多的诗论予以补充。

第二场报告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姜文涛老师主持。嘉兴学院周敏老师的报告题目为《革命通俗文艺的情感策略——以1960年代上海新故事活动为例》,周老师考察1960年代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背景展开的上海地区的新故事运动,归纳出新故事活动的特点,指出其思想教育取代情感教育的最终归宿。

上海戏剧学院的翟月琴老师报告题目为《缘何抒情,怎样写意?——王安祈戏曲研究中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表述》,翟月琴老师研究台湾学者王安祈的戏曲研究成果,以“抒情写意”为纽带,透过由主观而客观,指出王安祈开拓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的转化之路。

下午第三场研讨由浙江大学张广海老师主持。复旦大学张怡微老师报告题目为《凝聚的渴望——论女性友谊的书写》,张老师依托自身创意写作的教学经历,分析女性友谊书写的阻碍因素,期待一种打破“两人结伴”的俗套模式的书写得以出现,并对友谊书写与人工智能的微妙关系进行探索。

北京大学李国华老师报告题目为《科学与情感——汉语科幻诗谈屑》。李国华老师以黄遵宪的一首诗切入,将其界定为科幻诗,展现出新型知识构型下展开的对人、地球与宇宙的幻想。分析当代诗人陈东东的《宇宙诗》科学幻想的限度,其他科幻作品同样受到神话思维的桎梏。科学对于汉语诗学的改造影响有限,而始终与神话相扭结。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姜文涛老师报告题目为《埃德蒙伯克美学理论中的感官经济研究——18世纪的情感、美学与印刷文化》。姜老师将18世纪的美学、情感和文化并置在一起,考察近代美学的兴起在感官和知觉方面与交换性以及交流之间的关系。

第四场由复旦大学张怡微老师主持。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吴尧报告题目为《〈大上海的毁灭〉与黄震遐早期抗战语境中的情感认同》。吴尧通过重新发掘黄震遐小说《大上海的毁灭》作为现代长篇抗战文学的价值,认为黄震遐小说的情感认同立足于“中国人与中国”的民族情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白新宇报告题目为《穿越阶级隔膜的共情机制何以可能——〈无名指〉的“症候”式阅读》。

白新宇采用“症候”式阅读的方法解读李陀新作《无名指》,与文本之外作者的理论主张、文学理想对照阅读,探析文本深处“结构性反讽”的矛盾,期望反思“纯文学”成为向外部敞开的门,文学的政治性必须经由恰切的形式才能发挥出来。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胡士然报告题目为《〈民国日报·妇女周报〉刊周作人集外文考释》。胡士然在《妇女周报》发现了四篇周作人集外文,内容涉及婚姻、恋爱等问题,并对其加以详尽考释。

圆桌讨论中,《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关于情感地理视野下的现代上海书写问题做了精彩报告,历史系唐小兵老师分析左翼文学青年的情感特点,姜文涛老师从情/欲之辩、抒情传统的再审视、情感转向的意义三方面予以归纳,张怡微老师继续探讨古代文学著作中的情感表述,华师大汤拥华老师从空间的情感化、情感的空间化、记忆与共同体等多重维度探讨情感研究的可能性。

会议在讨论中圆满结束,洞察与争鸣落下帷幕,情感研究的新空间向未来无限敞开。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