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方法、理论、思想:古代文学前沿研究”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8-24        浏览次数:152
2022年8月3日至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方法、理论、思想:古代文学前沿研究”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线上成功举办。诸多知名学者相聚空中课堂,为同学们呈现了24场精彩的讲座,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300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
 
8月3日上午,暑期学校开幕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彭国忠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展开。彭国忠介绍了暑期学校情况,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辞,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立院长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方笑一教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概况,同时希望大家学有所获。


彭国忠教授主持
 


文贵良教授致辞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立院长致辞


方笑一教授致辞

“方法”是本次暑期学校课程的重要主题之一。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的讲座“古籍整理的规范与方法”,从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古籍整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古籍整理的规范与方法。

四川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主题为“文学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方法”的讲座,从数据意识、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来源和挖掘方法三方面为学员们进行了讲解,为大家提供了古代文学研究可参考的新方式。

北京大学张剑教授的讲座“宋代文学前沿问题”从宋代文学研究出发,体察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从文献学、大文学和域外文献与文学研究的三个方面,为大家梳理了新世纪宋代文学的研究走向。

北京大学程苏东教授主题为“浅谈战国秦汉衍生型文本的研究”的讲座,根据文本生成的方式,将文本分为独立创作的原生型文本和根据既有文本编纂而成的衍生型文本,为进入文本结构、了解文本生成者意图找到了有效途径,也为传统校勘和文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视角。

清华大学刘石教授以“我对做学问的一点理解”为题,他认为什么叫学问好、如何做学问,取决于对学问的理解。刘教授从技术层面、道德层面、理念层面三方面讲述了学术规范,对初入学术研究门槛的同学们有很大的启发。

各位专家从自己的实际研究经历出发,为同学们呈现了前沿的研究方法。也有一些专家从个案的角度出发,使同学们对学术前沿的个案研究方法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的讲座“从冯道的政事与文学谈历史人物的评价”从人物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入手,以唐五代的朝政局势和社会处境为基础,条分缕析,探求作为文学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的冯道在历史大背景之下的个人选择和人物命运。

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的报告“唐代文学中的槐树”从跨文体和文化名物的角度,将李峤的咏槐诗和唐代传奇故事关联起来,结合唐代的日常生活和民俗心理,探讨槐树作为文化意象的特殊内涵。他认为“槐”不仅因其广泛栽种而成为城市和科举文化的地标,在人们心中它还成为了功名富贵的象征,也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意味。

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以“《文心雕龙》研究的基本路径与方法”为主题,探讨了《文心雕龙》对于文体的多样性、功能的实用性、语言的华丽性的分析。左教授结合具体篇目,指出“龙学”研究须抓住“体要”,展示了由点及面、注重语境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南京大学徐雁平教授的“俞樾晚年诗作与过渡时期的文学感知”讲座,从人、时、物三个角度进行切入,向学员们呈现了俞樾的晚年诗作以及近代文学的潜流。这三条线索体现了俞樾如何面对时间,如何体验西方的技术,如何保存自我和家园。

“理论”是本次暑期学校的另一主题。各位专家从文本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探讨问题。北京语言大学韩经太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讲座《中国美学与汉语智慧》,讨论了《老子》这一中国美学建构原点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命题,还探讨了中国文学创作传统中“言之不足”“微言”“景语”与士大夫文人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的美学人文关怀命题。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讲解了“汉代文学观念之脉络与中古文学之肇端”,从“中国文学的轴心时代”这一角度看待汉代文学观念,关注其对六朝文学观念的先导性和启发性,将汉魏六朝视为一个整体,深入分析。

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讲授的题目是“古典学:中国古典学术的绍续与发展”,他围绕“中国古典学”话题,就中国古典学术概念作了建设性的定义与层层深入的思考。钱教授认为,相对西方与现代,中国存在古典学术,而我们学者要对其本体进行研究,让其绍续并加以发展。

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的讲座为“经典的世代更替与‘四大名著’的文化品格”,认为汉代确立了以“五经”为核心的经典体系,至宋则确立以“四书”为核心的新经典格局。“四大奇书”作为俗文化经典的地位在明末清初得到确认。陈教授还分享了“四大名著”阐释的规范和深化的两种路径。

复旦大学陈广宏教授的讲座主“早期文法、修辞学的文学学术担当”,回溯了中国文学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中国文学研究如何更新和发展,认为有必要回到四部之学与七科之学对接之原点,重新深入开展与古代汉语言文字及文体相契合的文学语言形式研究。

南开大学张毅教授的讲座主题为“钱锺书的学养、文艺观和研究方法”。张教授认为钱锺书的学术研究和著述历程是一以贯之且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讲座中,他对于钱钟书的治学理念和方法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为各位硕博士研究生日后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有益参考。
 
儒、释、道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同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浙江大学冯国栋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教授以独到的理论视野,对文学中的佛、道文化做了精彩阐释。冯国栋教授在讲座“书写、仪式与述行:涉佛文体引论”中指出,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容易研究过泛、过浮,或求之过深、过凿。为避免研究之失,冯教授提出“涉佛文体”的概念。他认为“涉佛文体”常与佛教仪式相关,与实用的场景相连接,因此,它常常不是指向内部的,而是指向外部的。

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教授的讲座题目是“‘道眼’读陶渊明”。他将陶渊明个性之“微观”置于道教发展史的“宏观”之中,结合古灵宝经对“酒戒”的特殊态度,证明陶渊明饮酒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教灵宝派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李教授的独特解读让熟悉的陶诗《游斜川》文本焕发了新的意义。

以文学观照思想,探求“思想”真谛,是这次活动中的又一主题。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以“元明清戏曲中的杜甫书写”为题,从接受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戏曲中的杜甫形象,认为戏曲在杜诗经典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戏曲中的“尊杜”与明清时期复古思潮密切相关,戏曲文本也可以反映出诗坛趣尚的变化。

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的研究题目是“王国维的时代之思与其词学之关系”。在讲座中,他深入分析了《人间词话》的书写方向与王国维所追求的成书目标。彭教授还总结了王国维的由“词话”入“文论”、由“文论”入“社会”的文学和思想主张。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以“长安筑造唐诗,唐诗建筑长安”为题目。康教授从长安之人文地理与唐诗之美学思想、长安城之宫室布局与唐诗的审美形态、建筑美学与唐诗胜景、唐诗建筑长安四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了古长安城作为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以及长安历史、经济、微观地理环境、建筑美学、布局风景等因素对逐渐走向成熟的唐诗的影响。

北京大学叶晔教授的讲座主题为“转型与文艺复兴:宋明文学会通的两种外来经验及其反思”。叶教授将宋明文学做整体考察,审视“唐宋变革论”与“文艺复兴”两个外来的学术观点。他还强调区分“经验式判断”和“体系性学说”之间的区别,将外来经验转化为本土学术的养料。
 
从宏观背景把握时代文学,以文学文本探照思想光芒,亦是各位专家在此次讲座中的特色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过常宝教授以“春秋君子文化及其话语方式”为题,在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归纳总结出了这一“君子”的文化品质,以及广泛而又渊源有自的立言传统。君子依托自身的礼仪文献修养,以“立言”的方式掌握话语权力,塑造了其新文化创造者和思想先导者的形象。

西北大学李浩教授的讲座主题为“‘花门’书写的三个层面:以杜甫‘花门’系列作品及几方回纥贵族墓志为重点的考察”。他从新见回纥贵族墓志入手,与杜甫“花门”系列作品和《安禄山事迹》及《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传世文献参互对读,揭示了“安史之乱”战争史记忆的多层次、多角度形成。

南开大学查洪德教授的讲座为“文倡于下与元代文学研究诸问题”。他认为基于“文倡于下”这一特点来把握元代文学,可发现元代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思想的多元性。元代文学作品体现了当时文人的不依附于政治的独立人生追求和崇尚平等的思想。各位专家极具前沿性的讲座内容为各位学员今后的科研探索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路。

8月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方笑一教授主持暑期学校闭幕式。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从重量级大规模的古籍整理的传统、学术期刊与学术阵地的传统、分体研究的传统、辞章和义理打通的传统、专书与经典强调的传统、写作与研究并重的传统和古今贯通的传统等七个方面,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术传统做了详尽的介绍。


胡晓明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侯悦作为学员代表发表了感言,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精心筹备的暑期学校活动,让学员们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吕志峰老师代表华师大中文系向本次暑期学校的全体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向协办单位、授课专家以及筹备本次暑期工作的彭国忠老师、方笑一老师、吴晗老师及志愿者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彭国忠老师希望这次暑期学校能对各位学员的学术起步做出贡献,期待大家今后在学术上、在人生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并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宣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第二届暑期学校圆满结束。师生在线合影,本次暑期学校顺利落下帷幕。

党委书记吕志峰致辞


在线合影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