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暑期学校第二天活动回顾 | 梁展教授演讲、两场学员专题研讨
发布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16

 725日上午,“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暑期学校第二天的活动在外语楼333室举行,上午场为主题学术演讲,下午场为学员专题研讨。

  

 

张屏瑾教授(左)和梁展教授(右) 


      上午场学术演讲主题为“何谓共同体?——从契约论到民族主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梁展教授主讲,同济大学中文系张屏瑾教授主持。梁展教授梳理了自17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理论家有关共同体的理论建树,并就当今世代以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流行理论展开了批判与反思。梁展教授主要从共同体理论溯源、民族文化共同体学说、当代民族共同体理论的辩证思考等三个层面展开叙述。首先,梁展教授将共同体理念源头追溯至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揭示了社会契约论思想与贵族制的同谋关系。随后,他以德意志社会学奠基人费尔南德·滕尼斯为例,介绍了其“作为文化形式的共同体”的思想诉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共同体学说内部的“文化共同体”与“地域共同体”不同思想分支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而奥地利社会民主工人党理论家奥托·鲍威尔对“文化共同体”思想的拥护可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解体的最佳注解。他重点讨论了《想象的共同体》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民族主义及其反殖民主义思想的理论根源,并特别引导学员们关注安德森民族主义理论建构背后的欧洲与日本殖民者视角与其论述中被遮蔽的地方性特质。最后,梁展教授辩证地反思了《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存在的自由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与基于族群精神和解的民族主义理论,他指出,安德森虽然声称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启蒙观念和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物,但这恰恰证明了十六至十八世纪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正是建构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幻象的思想资源,而以自由帝国主义的想象来克服殖民主义的后果只能是一种再殖民化的行径。 


罗岗教授和梁展教授互动 


        在提问环节,针对学员提出的“当代印刷模式对于共同体想象的重构”问题,梁展教授以“新文化史”研究为例,表示路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实证工作,而短视频等细碎化传播媒介则更为复杂,当代集体认同的形成机制仍亟待学界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索。面对“与台湾的对话何以可能”的问题,梁展教授剖析出台湾民族自决诉求背后共同体教条潜意识,并提醒学员们,需要重视文学折射政治复杂性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问题要与当下时代紧密贴合。 725日下午1330,以“周氏兄弟研究”为主题的第一场学员专题研讨正式开始。研讨由同济大学中文系张屏瑾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孙尧天副教授担任主持评议人,来自西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温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五位研究生依次进行了汇报。 


点评环节的张屏瑾教授 


       黄英豪同学以“被遮蔽的另一个‘幻灯片事件’”为研究的问题导入,指出鲁迅是在“日俄战争”影响下的“仙台军国主义氛围”中,生成了批判西方殖民性的思想理路,并进一步阐释鲁迅在回国后,因“地理位置”与“文化位置”的转换,构筑了“批判国民性”的“启蒙”叙事,其创作发生了“二重转向”,当“启蒙”失落后,鲁迅走向了“彷徨”。薛晨鸣同学从通读鲁迅作品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出了作为介质的“迷信”话语这条线索,从早期鲁迅“迷信可存”的生发、矫正早期“迷信可存”的预设内涵、建构以“民族的脊梁”为主体特质的“人国”历史脉络三方面展开介绍,探讨鲁迅的“人国”构想调适与民族主体更新。高岩同学以鲁迅的翻译实践作为打开文学鲁迅研究的路径,说明了鲁迅在译介、吸收卢那察尔斯基思想的过程中发生的知识结构的“左倾”转变,这一翻译实践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以《非攻》《理水》为例,“新人”获得了“人民性”和“行动性”,实现了“个人”走向“大众”。唐洁同学的介绍以“立人”思路切入“王得后鲁迅”这一论题,从王得后创见性地提出将“立人”作为鲁迅研究的一维核心、在时代风潮中发展“立人”之思、以“立人”思想为本位的写作实践三个部分展开,凸显了鲁迅研究与当代社会现象的交流。白新宇同学以《周作人日记》的阅读记录为线索,爬梳了周作人文学观念的若干思想资源,从“国民精神”思想的萌发、“诗言志”传统的重构、对宏德《文学概论》的创造性编译、批评章太炎文学观四个部分,探讨周作人留日时期文学观念内在理路的构建。

 

西南大学 黄英豪 


中山大学 薛晨鸣 



 

南京大学 高岩 



温州大学 唐洁  


 

北京师范大学 白新宇 



       汇报结束后,两位评议专家就五位研究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张屏瑾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在问题把握、创造性解读、话语介质的发现、逻辑线索的爬梳等方面的的创见,同时指出几处用据立论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建议同学们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增强细节处理,减少主观论断,适当补充解释以及进一步延伸性思考。孙尧天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与较高的行文立意,敢于挑战具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建议同学们在论述中增强比较、辨析,避免粗疏的转接,可进一步思考、探究研究对象与时代的对话。 


点评环节的孙尧天副教授 


       下午1545,第二场学员专题研讨“延安文艺及十七年文学研究”开始,研讨由华东师范大学国汉学院黄锐杰副教授、上海大学中文系张高领讲师担任主持评议人,来自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的五位研究生依次进行了汇报。


 

陕西师范大学 王文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曾瑜



河北师范大学 赵振杰 


北京大学 张晋业 


上海大学 林洁雨 


       王文慧同学的研究借助听觉文化这一中介,挖掘延安时期的的小说从“读与写”向“说与听”的模式转变,以《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为例,阐释付之于听觉实践的文艺形式与婚姻法之间的互动,民众与文艺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曾瑜同学的汇报以太行区根据地土改政策的不断下行、在实施中遭遇的复杂环境和矛盾这一历史情境为切入点,指出赵树理的《地板》《刘二和与王继圣》从文学角度对现实困境提供了独特的理解,从中反映出赵树理对于乡土情理“走出家庭”之后的困惑与徘徊。赵振杰同学的研究以文学社会学方法进入孙犁评价史,抓住“小资”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批判孙犁“小资情调”与“萧也牧事件”的并置,探讨共和国初期文学场域内不同话语权的角力,试图揭示“当代文学”建构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背后蕴藏的文学史张力。张晋业同学以周扬提出的“建设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起点,围绕1960年代文艺学统编教科书《文学的基本原理》的编写展开讨论,指出这一教材的编写,代表着一种“在中国发现世界”的文化—政治实践思路,有助于重新思考1950—1970年代中国与文学中的几个关键范畴。林洁雨同学以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读者转向为抓手,从读者位置的提升、读者的阅读主体性构建、不同阅读主体理解爱情的差异性三个方面,展开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阅读主体性分析,探寻群众读者的阅读趣味与官方引导间的互动。


点评环节的张高领老师 


       汇报结束后,两位评议专家就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黄锐杰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对前沿研究的关注,研究对象、方法、视野的新颖性,理论思考的难度,并建议同学们充分激活史料、充分历史语境化,避免零碎化、切割式的片面解读,对于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数量要充足,呈现差异性,在论述中将问题意识不断深入、贯穿到底,避免轻易放过。张高领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对史料的应用和文本的细读,建议同学们加强写作表述策略的精细化,寻找更为坚实的材料,补充研究对象的版本变更、改编考察,寻找理论和文本的结合点,继续推进对比研究的深度,打开问题的世界视野。 


点评环节的黄锐杰副教授 


       在师生热烈的交流讨论中,研究生暑期学校的第二天活动圆满结束。


XML 地图